近日,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深化改革促转型,坚定信心谋发展,奋力谱写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认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向好。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抓调控、稳预期、防风险、去库存,多措并举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制定出台商品房去库存若干意见、“云南楼市18条”、城镇旅居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房交会,不断丰富销售模式,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建立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建筑业提质升级稳步推进。以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为核心,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制定印发建筑业稳增长解难题助企纾困工作方案,落实“厅局长坐诊接诉”要求,指导帮助企业提升资质等级,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注册建筑业企业和入库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推进“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小型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30个工作日内。开展建筑市场违法行为整治、“挂证”专项治理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优化。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指导8个地级城市完成城市体检,确定10个社区开展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列入国家试点的3个社区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小区790个,新增重点服务“一老一小”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923个,新增停车位1.7万个。制定出台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全面收官,累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300余公顷,城市公园2200余个、绿道1900余公里,建成绿美社区4730个、绿美街区853个、绿美街道1341条,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9.90%。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有力。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宜居宜业美丽村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农房改造4.6万户。云龙县列入偏远镇村生活垃圾小型化分散式焚烧处理全国试点。
民生保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怨”现实问题,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878个、37.95万户。开工改造城市危旧房7056套。积极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增设充电设施8万余个。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98万套。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落实提高贷款额度、异地贷款购房、又提又贷等支持政策。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认真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落实落细“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等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推进租赁型、配售型保障房房源筹集及建设。完善现有公租房、保租房分配管理和租赁补贴发放机制。坚持以需定建,推动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拓展现房销售试点。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完善住房租赁、房产中介机构管理,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制度框架、政策法规和工作机制,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地级城市体检,以“新城建”为引擎打造韧性城市。完善全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地绿道建设,抓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城市街道“清爽行动”。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高压态势,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推进系列惠企政策落实。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严厉打击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巩固智能建造试点成果,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因地制宜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实现城镇绿色建筑标准。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推动住宅设计创新,挖掘打造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住宅产品。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绿色生态小区创建等工作,提升住宅小区品质,把老小区变成“好小区”。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一老一小”、便民服务等设施建设,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病”综合整治、城市绿化美化、城市街道“清爽行动”、“新城建”建设等工作。
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严防水体返黑返臭。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机制。
强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严格执行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规划编制修编,持续开展好消防安全巡察工作。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申报列级工作,储备一批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村落备选名单。探索活化利用路径,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打造10个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典型示范。
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地震易发区农房抗震改造。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河口镇、磨憨镇边境小城镇试点建设。
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开展市政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城市联排联调机制。加强既有房屋安全管理。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施工安全防控机制。完善建设工程消防审验机制体制,加快推进消防审验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完善抗震防灾工作机制,强化工程建设抗震监管。
千方百计筑牢行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修订)及《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修订)、自建房、绿色建筑等立法进程。深化建筑领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技术人才培养。落实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调查制度。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
会议号召,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千方百计筑牢行业发展基础,以“彩云之南 数字住建”为抓手,促进数字技术与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深度融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住建力量。